东莞一二年级零作业!家长现场懵圈,真“躺平”还是“暗卷”?政策实施第三日,南城小学门

东莞 更新于:2025-09-05 22:41
  • 小军1016
    年级零作业!

    东莞家长当场懵圈

    真躺平还是暗卷?

    政策落地第三天,南城某小学门口,一位爸爸举着空书包问老师:“真不用带作业本?”老师点头,他反而更慌。

    镜头切到家长群,画风两极。一边晒晚餐、遛娃、打卡图书馆,高呼“童年回来了”;另一边凌晨两点还在转发“幼小衔接密卷”,配文“偷偷练,别掉队”。同一纸文件,照出两种心跳。

    焦虑不是空穴来风。过去五年,东莞一年级新生人均教辅3.8本,家长年均花费470元,其中42%从未拆封。钱花了,时间也花了,孩子却只会写“a、o、e”,不会用拼音拼出“妈妈我爱你”。政策一刀砍掉无效消耗,等于把“买安心”的捷径封死,逼家长直面真问题:学习质量到底靠什么?

    答案藏在课堂。文件同步要求学校每天留30分钟“校内巩固”,老师当堂批改,错题不过夜。过去老师把任务甩给家长,现在必须自己兜底。家长要做的是把省下的陪写时间,换成陪读、陪聊、陪玩。一本绘本、一次超市比价、一场公园观察,都是语文数学。

    有人担心“别人偷偷补”。别忘了,政策也禁止校外学科培训面向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。当所有跑道都被削平,拼的就是家庭教育厚度。与其研究地下教辅,不如研究孩子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,再把它变成餐桌话题。

    零作业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它把教育主权从机构、老师、教辅手里,彻底交还家庭。能不能接住,看家长敢不敢把“盯作业”换成“盯世界”。

    省下刷题时间,你敢带孩子去浪费吗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