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东莞作为广东省的地级市,其镇区设置有其历史和地理背景,以下是一些原因:
1. "历史原因":东莞在明朝时期就是较为发达的地区,拥有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划。在清朝时期,东莞的行政区划已经较为细密,镇级行政单位的存在已经较为普遍。
2. "地理特点":东莞地处珠江口东岸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东莞迅速发展,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。为了便于管理和开发,镇级行政单位成为了基层管理的有效形式。
3. "经济发展":东莞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,尤其是电子、服装、家具等行业。这些产业往往集中在镇区,镇级行政单位便于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。
4. "政策因素":在改革开放初期,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鼓励地方发展经济。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行政自主权,使得镇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5. "人口流动":东莞人口流动性较大,外来人口众多。镇级行政单位便于对人口流动进行管理和调控。
总之,东莞作为地级市下面直接设置镇区,是历史、地理、经济、政策和人口流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这种行政区划设置有利于东莞的经济发展和基层管理。
举报 -
我国的地级市中有一类非常特殊,被称为直筒子市,广东东莞市就是其中之一,它们不设市辖区、也不管辖县和县级市,下一级行政区划直接是乡、镇、街道。
目前,我国共有4个直筒子市,分别是:广东东莞市、广东中山市、甘肃嘉峪关市、海南儋州市。
另外,有朋友提到海南三沙市也属于直筒子市,其实,三沙市于2020年4月设立了西沙区、南沙区,已经退出了直筒子市的序列。
纵观这四个直筒子市,它们之所以没有市辖区,都源于一个相同的原因:它们都是由县级市直接升格而来。
以广东东莞市为例,在建国初期叫做东莞县,其隶属关系几经变更,于1963年划转到惠阳专区后,保持了20多年的稳定。
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,1985年6月,东莞县被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,同年9月,东莞撤县设市(县级市),接着,到了1988年1月,东莞正式升格为地级市。
但是,东莞一直没有设区,目前直接管理4个街道、28个镇,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第一,保持行政管理模式的稳定性。
在东莞市升格的初期,为了减少城市变革带来的冲击,维持原有的管理体制是一个较好的选择。
第二,减少一个行政层级,可以减少开支。
东莞不设区,也就不用设置区四套班子,不用设立众多的区直部门,可以大幅减少机构数量,大幅缩减公务员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数量,自然可以节省大量的行政支出。
第三,东莞市的城市面积不大。
东莞市的面积只有2465平方公里,这在很多省份都只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,直接管理镇、街道的压力不大。
第四,激发经济活力。
没有市辖区,地级市直接管辖镇、街道,市里的决策部署能够更方便、更快速落地,镇、街道受到的干扰较少,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,激发经济发展活力。
2020年,东莞市gdp接近万亿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。
当然,直筒子市也有自身的缺点,镇、街道的面积小、权限小,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与群众的需求不够匹配。同时,镇、街道之间各自为政、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比比皆是。
因此,东莞也在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,目前划分了6大片区,分别是:城区片区、松山湖片区、滨海片区、水乡新城片区、东部产业园片区、东南临深片区,这或许也是未来市辖区的雏形。
欢迎关注@瑛杰小猪,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。
举报 -
举报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