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|东莞市“知产少年行”2025年知识产权研学活动举办

东莞 更新于:2025-10-21 10:56
  • 快乐的明月6P

    视频加载中...

    视频东莞市“知产少年行”2025年知识产权研学活动举办

    10月18日,东莞市“知产少年行”2025年知识产权研学活动拉开帷幕。来自全市各校的学生代表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,在非遗文化、科技探索与潮玩创意的交织中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产权启蒙之旅。活动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、东莞市版权局指导,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办,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有限公司承办,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、东莞理工学院、东莞市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、东莞市版权协会、东莞市鑫源食品有限公司、东莞石排潮玩中心协办。

    活动首站走进鑫源腊肠博物馆。东莞腊肠是东莞市著名特产,全市培育出多个知名品牌。2024年,东莞腊肠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学生们在传统腊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,不仅了解了这一省级非遗项目的历史脉络,更通过观察产品包装设计演变,讨论起“传统工艺如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焕发新生”等议题。当得知“鑫源”商标背后的品牌保护故事时,孩子们纷纷举手提问:“如果别人模仿我们的包装算不算侵权?”

    第二站转战东莞理工学院天文台,指导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微波技术的应用前景,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们自主操作天文望远镜,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,也聆听了航天领域专利技术转化的生动案例。“原来火箭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都可能藏着专利!”同学们纷纷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。

    下午的潮玩中心之行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在设计师的指导下,孩子们亲手制作专属潮玩手办,从创意草图到3D建模,再到版权登记流程讲解,完整经历了文创产品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链条。“今天的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创造的产品,我们学到了很多。”来自南城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何里洲同学捧着自己的作品说。

    本次研学突破传统课堂模式,通过“场景化学习+实践操作”的设计,让知识产权教育变得可触可感。选择腊肠博物馆、高校天文台和潮玩中心这三个具有东莞产业特色的场景,旨在展现知识产权在不同领域的价值体现。“从老字号非遗到高精尖科技,再到新锐文创产业,孩子们看到了创新保护的无限可能。”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  未来,东莞计划将研学路线拓展至更多产业场景,让保护创新的意识在青少年群体中持续传递。

    南方+记者 唐卓

    摄影/摄像:刘冠希

    【作者】 唐卓;刘冠希

    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